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11-14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由具备监护能力的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对于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的情况,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如果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决。
如果没有符合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十七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对于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的情况,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如果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决。
如果没有符合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尽管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都属于代理行为,但实际上它们的依据是不同的。委托代理更多地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并且在代理事项和范围上受到限制。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人可以成为委托代理中的被代理人。然而,在法定代理中,被代理人通常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