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终止有哪些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代理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法定代理终止有哪些情形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1-11

 
267280
导读:导致法定代理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四种。1、被代理人已经取得或者恢复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法定代理人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成为了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法定代理人死亡或者被代理人出现死亡的情况。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法定代理的终止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一) 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当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时,法定代理关系终止。

(二) 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当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法定代理关系终止。

(三) 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死亡

当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时,法定代理关系终止。

(四)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法律的规定,还可能存在其他终止法定代理的情形。

二、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

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1. 根据产生的依据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根据法律的规定产生的,是固定的;而诉讼代理人是根据委托产生的,是不固定的。

2. 被代理人的范围不同

法定代理人中的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而诉讼代理人的被代理人范围更广泛,包括律师、公民、单位、亲友等。

3. 代理人的范围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预先规定的,可以是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而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更广泛,包括律师、公民、单位、亲友等。

4. 权限范围不同

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拥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并且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例如,在一审后被告人表示不上诉,但法定代理人可以代表被告人上诉,成为二审上诉人。而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必须由被代理人进行授权,并受到被代理人的意思约束。若没有具体授权,诉讼代理人将无请求权、和解权、变更权等实体权利。

总之,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虽然都属于代理行为,但其依据和适用范围存在差异。委托代理更多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并且受到代理事项和范围的限制。而法定代理中,被代理人通常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

延伸阅读
  1. 法律援助劳务纠纷的申请方式
  2. 申请出庭的检察人员回避的可以当庭决定吗
  3.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申诉
  4. 刑诉中公诉人要求审判人员回避的权利
  5. 原告:___,性别:___,___族,___年____月____日生,住所: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法定代理人:___,性别:___,___族,___年____月____日生,住所: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被告:____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仓库管理流程图
  5.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6.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