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8-23
根据《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在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法律规定,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超过了这个限制,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适当减少或增加违约金。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受害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过了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
因此,在租房合同中,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违约金的数额,但需遵循上述原则。
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租房合同违约的损害赔偿范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约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这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合同自由原则。如果合同中有关于赔偿损失的约定,则应优先适用。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当双方未约定赔偿时,应适用法定赔偿。
根据特殊的立法政策,法律对特定情况下的损害赔偿做出了特别规定。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于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的欺诈行为,应按照法律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额可能是实际损失的三倍。在有特别法可依的情况下,应优先适用特别法定赔偿。
因此,租房合同的违约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约定赔偿范围、一般法定赔偿范围和特别法定赔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