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5-26
导读:行政合同无效的后果是被确认为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至终就不发生任何的法律效力。除此之外,行政相对人可以不受到无效的行政行为的拘束,也就意味着不履行行政合同当中所规定的义务,也不需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行政合同无效的后果
一、行政行为无效的后果
行政行为无效的后果具体如下:
- 被确认为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被该行为改变的状况应尽可能恢复到行为以前的状态。
- 行政相对人可以不受无效行政行为的拘束,可以自行决定不履行该行为设定的义务,并不承担法律责任。
- 同时还可在该行为作出后的任何时间提出异议,申请有权机关进行审查,确认其无效。
扩展资料
- 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 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 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 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 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二、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结果
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一般民事方面的合同一旦签订的话,基本上都是属于合法有效的。但是如果是属于行政方面的合同签订导致无效的状况之下,所产生的后果是双方当事人都不需要按照合同内容来履行自身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