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11-15
借条具有法律效力。除了应当包括借款人、借款日期、还款日期、借款人签字、借款金额、借款原因等信息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最好在借条中附带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身份证号码,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借款人签字时,出借人必须亲眼看到签名,以防止借款人使用他人的签名并最终否认借条。
借条的书写人应为借款人,而不是出借人,否则借款人可以以内容非其原文为理由进行抗辩。
应尽量避免使用容易产生分歧的语言,最标准的借条应简洁、语义单一。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语言,如“甲向乙借钱”,以免产生出借人和借款人的混淆。
借条应写为“借条”,而不是“欠条”。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在法律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借条和欠条至少在以下几点上存在差异:
借条背后一般涉及资金或实物的流动,而欠条则不涉及。借条是为了确认出借人“刚刚”、“正在”或者“即将”将物品或款项交付给借用人而固定的;欠条一般用于结算或证明财产所有权与占有权的相反状态,即所有权人的东西已被占有人占有和使用,这种状态在欠条出具时已经存在,欠条的目的是确认这种状态的存在。
借条一般规定借款期限和利息,借款期限和利息计算起始点一般为出借日;而欠条虽然可以约定还款期限和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但该日期一般是欠条出具后的某一时间点。
综上所述,只要在合法情况下签订的详细信息的借条在我国都是合法且受法律承认的。借条和欠条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借条还是欠条,都应关注三年的诉讼时效,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可能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