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民事经济纠纷怎么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个人债务法律知识

发生民事经济纠纷怎么处理?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11-02

 
263996
导读:发生民事经济纠纷的处理是,一般可以由双方来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好的就可以直接申请仲裁或者是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但在处理之前都需要有合法的证据,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

一、发生民事经济纠纷怎么处理?

出现民事经济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条 【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二、民间经济纠纷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经济纠纷起诉流程:

(1)起诉和受理

起诉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的行为。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因此,起诉才可能引起诉讼程序,使诉讼活动开始。起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诉权,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启动诉讼程序。

(2)审理前的准备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进行审理前的准备。包括: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组成合议庭并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核对诉讼材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3)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审判一般应当公开进行。审理过程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征询原告,被告,第三人意见;能够调解的进行调解;判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4)判决和裁定

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判决一律公开宣告。

综合上面所说的,发生了民事经济纠纷,那么就需要及时的处理,可以利用协商的方式办理,也可以走诉讼的方式进行判定,只要符合条件都是可以保障到自己的权益,如果因经济纠纷而构成犯罪的话,那么就可以立案报警办理。

延伸阅读
  1. 民事诉讼状
  2. 被人打伤要赔偿是不是要到法院起诉
  3. 涉港澳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4. 盗窃罪和经济纠纷的区别
  5. 被人砍伤如何获得赔偿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2.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
  3. 父亲欠的债务,儿子有责任偿还吗?
  4.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5. 高利贷本人还不起担保人是否需要还
  6. 遇到高利贷催收如何处理
  7. 高利贷要偿还吗,是什么相关规定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