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经济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民事经济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5-26

 
263940
导读:民事经济纠纷处理程序建议首先双方当事人就引起纠纷的问题协商解决,这是最省时省力的方式。若是双方无法协商一致的,则可以采取起诉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准备起诉状和相关的材料到法院起诉即可,诉讼维权的耗时比较长,一般最短也要三个月。

处理民事经济纠纷的程序

处理民事经济纠纷的程序分为协商处理和起诉处理两种方式。当事人首先应当进行协商处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可以采取起诉形式进行处理。

1、协商处理

当事人双方应当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处理不一致,进入起诉程序。

2、起诉和受理

当事人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进行起诉。人民法院将根据起诉书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如果案件不符合法律要求,人民法院有权选择不予受理。起诉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原告是本案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所诉讼的案件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范围。只有符合以上条件,人民法院才会受理案件。

3、审理准备

在案件立案后的五日内,人民法院将起诉状的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后的十五日内提出答辩书。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权利义务,并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准备工作,包括对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和收集相应的证据。

4、开庭

在确定的时间,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审理案件。在开庭前三日,人民法院应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相关人员。开庭的过程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意见征询、法院调解、法院判决等环节。一般情况下,案件应在立案后的六个月内审结。如有需要延长审理时间,将在院长批准后延长六个月。

5、判决和裁定

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做出判决。在判决前,一般进行民事调解,由法院组织双方就具体问题进行司法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则出具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功,则根据法律精神进行裁定。

综上所述,处理民事经济纠纷的程序包括协商处理和起诉处理两种方式。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纠纷解决。

延伸阅读
  1. 日常法律事务
  2. 跨市欠钱的起诉程序
  3.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4.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5. 回避制度的主动与被动申请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债务重组的定义与方式
  2. 经济合同纠纷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3.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起诉状
  4. 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程序
  5. 竞业禁止纠纷的解决方式:诉讼还是仲裁
  6. 行使不安抗辩权所需的证据
  7. 派出所管信用卡逾期吗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