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除明确表示赠与外,应当视为临时性资金出借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合同法律知识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除明确表示赠与外,应当视为临时性资金出借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2-10-26

 
263851
导读:子女成年后,父母已经尽到了抚养义务,并无继续提供供养的义务。子女买房是父母出资,除明确表示赠与外,应当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负有偿还义务。

高院判决: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除明确表示赠与外,应当视为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负有偿还义务!

裁判要点:

在当前高房价背景下,部分子女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在其购房时给予资助属于常态,但不能将此视为理所当然,也绝非法律所倡导,否则严重违背法律公平正义之理念。

子女成年后,父母已经尽到了抚养义务,并无继续提供供养的义务。

子女买房是父母出资,除明确表示赠与外,应当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负有偿还义务。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9)京民申2635号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

李颖,女,1991年生,汉族,住北京市大兴区。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

刘金塔,男,1972年生,汉族,农民,住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

黄敬华,女,1972年8月18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

一审被告:

刘如河,男,1991年生,汉族,住北京市大兴区。

再审申请人李颖因与被申请人刘金塔、黄敬华及一审被告刘如河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8)京02民终1204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李颖申请再审称,其申请再审事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规定的应当再审的法定情形。

其申请再审请求是:

  1. 撤销本案一、二审民事判决;
  2. 依法改判驳回二被申请人的诉讼请求。

其申请再审的事实与理由为:

本案诉争款项并非借款,而是赠与关系的款项。

二被申请人已于庭上自认双方没有借贷的口头或书面约定,因再审申请人与二被申请人之子刘如河婚后感情不合,二被申请人才反悔起初的赠与行为,但不能改变法律关系的性质,将赠与变更为借贷。

子女在没有借款约定且没有还款能力的前提下,接受父母公婆的赠与,然后父母公婆随时反悔,将子女置于毫无准备的巨额债务捆绑下,对子女是极其不公的,且婚恋中的赠与行为涉及感情付出、青春付出等诸多因素。

因婚姻而赠与的默认给付是中国的传统习惯,要求双方必须签订赠与协议,不符合一般家庭习俗习惯,也是对当事人的苛求。

有与本案相似案例,却结果相悖。

本案一、二审法院认定所涉款项为借款、未按法律规定的赠与款项的处理结果,损害了其合法权益,本案依法应予再审纠正。

刘金塔、黄敬华答辩意见称,本案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再审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再审理由没有事实依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再审申请人的再审申请。

本院经审查查明,被申请人刘金塔与黄敬华系夫妻关系。

再审申请人李颖与刘如河系夫妻关系。

刘如河系刘金塔与黄敬华之子,李颖系刘金塔与黄敬华之儿媳。

刘金塔、黄敬华、刘如河均为河北省泊头市户籍,李颖为北京市户籍。

2014年8月30日,李颖与刘如河登记结婚,于2016年举办结婚典礼后不久,双方闹离婚,截至本案再审审查程序中双方尚处于婚姻关系存续状态。

本院经审查认为,结合刘金塔与黄敬华夫妻二人对赠与意思表示的否认,刘如河对借贷关系的认可,虽借条系刘如河一人出具,没有李颖的签名,但各方当事人均认可涉案款项用于为刘如河与李颖夫妻二人购买房屋,可以认定刘金塔与黄敬华夫妻二人对借贷关系成立的举证证明责任已完成。

李颖否认上述借条或主张涉案款项系赠与,需提供足以反驳的证据予以证明,但李颖并未提供足以反驳的相应证据如赠与合同或者协议。

正如一审法院在判决理由中所称,“虽然在当前高房价背景下,部分子女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在其购房时给予资助属于常态,但不能将此视为理所当然,也绝非法律所倡导,否则严重违背法律公平正义之理念。

子女成年后,父母已经尽到了抚养义务,并无继续提供供养的义务。

子女买房是父母出资,除明确表示赠与外,应当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负有偿还义务”的观点,本院对此不持异议。

具体到本案,购买涉案房屋的137万余元均系刘金塔与黄敬华夫妻二人出资,刘金塔与黄敬华称上述款项中有其二人的存款80多万元,剩余的款项均系其二人向亲戚朋友所借,刘金塔与黄敬华二人经济能力有限。

如果将刘金塔与黄敬华二人支付的137万余元购房款,认定为对刘如河与李颖二人的赠与,二位长辈不仅积蓄全无,可能还会背负巨额债务。

考虑到涉案房屋的增值部分尚由刘如河与李颖二人享有,从利益衡平的角度,一、二审法院支持二位长辈要求二人小辈返还借款及利息损失的处理结果,本院认为,并无不妥。

关于李颖提出的有与本案相似案例,却结果相悖的申请再审理由问题,因案情不同,则判决有别,属于依法处理案件的结果,并非相似案例处理结果必然具有一致性。

鉴于以上分析,一、二审法院的处理结果并无不当,亦即再审申请人李颖主张的本案应当再审的申请再审理由因依据不足而不成立。

综上,李颖提出的申请再审事由,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规定的应当再审的法定情形。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李颖的再审申请。

相关标签: 出借是什么意思
延伸阅读
  1. 如何避免个人债务纠纷
  2. 赌博债务的归责问题
  3. 房子银行贷款还不起了怎么办
  4. 借款协议
  5. 民间借贷纠纷中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抗辩权与形成权的关系
  2. 代位权有优先受偿权吗
  3. 债务人不还款担保人会上黑名单吗
  4. 民法典关于担保期限的规定怎么认定
  5. 欠银行钱不还担保人有什么后果
  6. 车贷不还担保人负哪些责任
  7. 民法典中无限连带责任担保期限中断怎么处理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担保合同下载

  1. 单位借款合同
  2. 土地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3. 车辆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