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07-15
当业主按照法定程序共同决定解雇物业服务人员时,可以解除物业服务合同。对于决定解雇的情况,业主应提前六十天书面通知物业服务人员,但合同另有约定通知期限的除外。
根据前述规定解除合同造成物业服务人员损失的情况,除非业主无法归责,否则业主应对损失进行赔偿。
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指的是享有物业服务合同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相关方。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包括建设单位、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
建设单位指与物业相关的开发单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单位在销售物业之前应选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该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服务活动。建设单位在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物业买卖合同时,应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内容纳入物业买卖合同。
业主委员会由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利益,实行自治管理,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经政府有关管理机关依法核准登记后,业主委员会取得合法资格。业主委员会有权代表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并有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水准、服务合同执行情况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及使用情况。
物业服务企业是指取得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的企业,接受业主或业主大会委托,根据物业服务合同进行专业管理并提供有偿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有权根据物业管理办法和物业服务合同对物业进行管理,并有权收取管理费用。此外,物业服务企业有权选聘专业服务公司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专项服务业务,但不得将整项服务业务委托给他人。
综上所述,解除合同是双方享有的权利。如果解除合同导致对方受到损失,解除方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因此,在解除合同时,必须事先通知对方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