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10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将借贷、租赁和买卖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将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交易方式。融资租赁合同实质上由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构成,但其法律效力不仅仅是买卖和租赁两个合同效力的简单叠加。
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和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与之不同,融资租赁合同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区别:
1. 主体要求不同:融资租赁合同的出租方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可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和金融机构,而财产租赁合同的出租人没有特定的限制。
2. 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标的物的交付是由供货方直接交付给承租人,出租人对标的物的瑕疵不承担责任。标的物交付后,出租人将所有责任包括维修、保险、纳税等转移给承租人,如因意外事故导致标的物毁损或灭失,由承租方承担责任。而在财产租赁中,出租人仍负有对标的物的维修、保养等义务,因意外事故导致标的物灭失时,由出租方承担责任。
3. 租金的计算不同: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金是根据设备价款、运费、利息、手续费和交租次数计算出来的,租金数额较一般财产租赁合同要高。承租方交付租金实际上相当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设备,在最后一次租金交付后,设备只剩下名义价值,通常只需办理一些手续,所有权即转移给承租方。
4. 合同的生效条件不同:融资租赁合同的生效以出租方与供货方购销关系的成立为前提,即使租赁合同已经订立,如果购销关系不成立,则合同不能生效;而财产租赁合同的成立则以租赁合同的订立为标准,合同一经订立,租赁关系即为成立。
总结起来,租赁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的区别包括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租金的计算、合同的生效条件和主体要求。财产租赁合同的出租人没有特定的限制,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金是根据设备价款、运费、利息、手续费和交租次数计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