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7-24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一方或双方出资购买房产,即使房产证上只有一个人的名字,也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双方有明确约定。
如果房产是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并且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该房产可视为双方按各自父母出资份额共有,除非另有双方约定。
如果一方在婚前签订购房合同,并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办理贷款,婚后夫妻共同还贷,房产登记在支付首付款方名下,离婚时该房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对于属于共同财产的房产,在离婚时,如果一方希望拥有房屋所有权,需要先进行评估,然后对另一方进行分配。如果双方都希望拥有所有权,可以进行竞价。如果双方都不想要该房产,由人民法院进行拍卖,并进行分配。
然而,如果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房产未经另一方同意被出售,第三方以善意购买、支付合理价格并办理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房产的请求,在法院不予支持,除非该房产属于家庭共同生活需要。
如果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房产,并且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的名字下,根据民法典规定,视为出资人只对子女一方的赠与,该房产可以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希望独立出钱购房,可以借用父母的名义购房,然后由父母赠与给该方。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方的父母没有说明财产是赠与夫妻双方的,该房产只被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
双方可以在婚前订立财产协议,并进行公证,这样婚后房产归属将按照协议执行。
如果一方配偶主动声明放弃房产所有权,这虽然可能伤害感情,但是是最简单、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在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划分的标准中,房产是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在离婚时,如果对房产归属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及时诉诸法律,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