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去哪个法院起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去哪个法院起诉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6

 
261073
导读:交通事故案件是典型的侵权案件,《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交通事故案件不仅仅的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可以管辖,被告住所地法院也有权管辖。

交通事故的诉讼途径

处理交通事故时,人们可以选择诉讼途径或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如果选择向法院起诉,首先需要确定交通事故应该在哪个法院提起诉讼。以下是相关资料的详细解答。

一、交通事故的法院管辖

交通事故属于侵权行为引起的,因此人民法院在受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应当按照侵权行为确定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此,交通事故提起诉讼应当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管辖:

1.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如果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

2. 可以选择事故发生地、对方车辆交强险保险公司所在地、对方驾驶员或车主所在地。一般选择事故发生地较为方便,但由于涉及到伤残或死亡赔偿的标准不同,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二、交通事故起诉所需准备的资料

如果没有人员受伤,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1. 事故认定书、起诉状。

2. 自己车行驶证、车主身份证复印件。

3. 车辆损失定损单、维修发票及清单。

4. 对方车辆登记信息(或行驶证)、车主信息、驾驶员信息。

5. 对方车辆交强险保单复印件及保险公司登记信息。

如果有人员受伤,还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1. 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

2. 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3. 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

4. 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如受害人系农村户口,最好提供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

5. 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伤残的证明。

6. 被扶养人与受害人系近亲属的证明,以及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证明。

原则上,由侵权行为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在诉讼过程中,还需要提供证据材料。同时,起诉方还需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超过规定时效起诉将导致案件不被受理。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解析
  2.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无偿代驾发生交通事故谁承担责任
  4. 酒后驾驶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5. 民事起诉状和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的提交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状范本
  2.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程序
  3.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诉讼期间死亡的处理方式
  4. 交通事故立案证据
  5. 交通事故起诉材料清单
  6. 死亡保险金的分配程序
  7.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