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诉讼种类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诉讼种类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07

 
261041
导读: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原告可分为以下几类:因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到人身损害遭受损失的人可作原告。首先,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侵害的对象划分。具体应包括:行人、乘车人、车辆驾驶人三种。行人。是指在道路上行走的人。

交通事故诉讼种类及赔偿原则

交通事故诉讼种类

交通事故在我们生活中频繁发生,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受害方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根据不同的交通事故诉讼种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以下是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的几类原告:

1. 行人:指在道路上行走的人。

2. 乘车人:包括有偿的同乘者、好意同乘者、商家或有关单位特定接送的人、乘坐班车的人和执行职务行为中的乘车人等。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原则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属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遵循以下原则:

1. 以责论处原则: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2. 全部赔偿原则:按照交通事故责任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进行全部赔偿。

3. 财产赔偿原则:对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4. 无过错责任赔偿原则:当事人无过错但法律规定应承担民事责任时,应进行相应的赔偿。

等价赔偿原则

等价赔偿原则包括恢复原状、折价赔偿和实物赔偿:

1. 恢复原状:对财物损坏程度较轻,可以通过修复或更换零件恢复原状的,进行修复。

2. 折价赔偿:对于无法恢复原状或修复费用高于实用价值的财物,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折成一定数额的人民币进行赔偿。

3. 实物赔偿: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用种类和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实物进行赔偿。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交通事故诉讼种类可以得到的救济是不同的。当权益受到侵害后,若希望得到司法救济,需要按照既定规定书写诉状,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也将按照既定规定进行审理。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2.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解析
  3. 交通事故二审不服可以上诉吗
  4. 交通事故诉讼费与鉴定费的保险赔偿问题
  5.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
  2.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诉讼期间死亡的处理方式
  3. 交通事故立案证据
  4. 交通事故起诉材料清单
  5. 死亡保险金的分配程序
  6.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
  7.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材料清单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事故纠纷解决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事故诉讼
  3. 交通肇事逃逸
  4.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5.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