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31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如果造成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必然涉及赔偿问题。当事人经常因赔偿问题产生争议,无法协商或调解。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关注诉讼时效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交通事故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案件由事故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一审法院审理交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二审为3个月。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如果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则应分别计算诉讼时效。
以下是一些关于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注意事项:
诉讼时效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只要当事人一直在主张权利,时效就不开始计算。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明显,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需要治疗,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因为这时受害人才知道被侵害了哪些权利。如果伤情当时无法发现,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起计算,但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
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1年。如果没有调解,自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第二天开始计算;如果医疗终结或定残后双方参加调解,自调解终结之日起第二天开始计算。如果没有人身伤害,诉讼时效为2年。2004年7月1日后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起诉。
根据最新《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诉讼时效已从之前的2年提高到3年,这对当事人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如果涉及交通事故纠纷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在规定的时效内提出,否则法院会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