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8-14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因此,交通事故发生后的2年内,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保护其财产权益。若超过2年诉讼时效,且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受害人将失去法院保护的权利。
对于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的情况,起算时间较为明确,争议不大。若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当事人,诉讼时效自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算。若调解未达成协议且未制作调解终结书,诉讼时效自调解失败之日起算。若调解达成协议但当事人不履行,诉讼时效自调解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1、医疗费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误工费
4、护理费
5、交通费
6、住宿费
7、营养费
8、残疾辅助器具费
9、残疾赔偿金
10、被抚养人生活费
11、死亡赔偿金
12、丧葬费
13、精神损害抚慰金(构成犯罪的除外)
1、轻微交通事故:从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大多数交通事故属于轻微事故,事实清楚,受害人财产损失小、受伤轻微,事故认定书通常当场或5日内制作并送达当事人。自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2、严重受伤需要住院治疗或后续治疗:诉讼时效从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若未构成残疾,以治疗终结之日开始计算;若构成残疾,以伤残评定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一般来说,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从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然而,有些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的。对于严重受伤的情况,也可能从治疗结束之日开始计算。因此,在计算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时,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