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如何归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如何归责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8-13

 
260530
导读:由于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相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法律上会首先推定由机动车承担责任。但不能由此而笼统地认为,机动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得无条件地承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事故责任承担原则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由于机动车相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法律上会首先推定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个案分析:机动车责任的减轻

然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机动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地承担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存在过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行人保护原则:减轻行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我国法律在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中注重保护行人的权益。因此,在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事故时,首先应以保护行人为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国法律规定,在发生事故时,应相应增加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机动车驾驶人更加注意行人的安全,将行人的安全置于首位。

危险与赔偿相对称原则的重要性

危险与赔偿相对称原则是指在交通事故中,应根据事故双方的过错程度确定责任和赔偿的比例。这个原则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公平公正,使责任和赔偿能够与过错程度相匹配。

总而言之,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原则是以保护行人为主导,并根据事故双方的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这一原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机动车驾驶人对行人安全的重视,并确保责任和赔偿的公平公正。

延伸阅读
  1. 申请人信息
  2. 案例:小李购买王某私自改装的跑车后,导致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3.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
  4. 交通事故工伤的法律认定和待遇问题
  5. 车祸造成人员伤亡是否能和解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
  2.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诉讼期间死亡的处理方式
  3. 交通事故立案证据
  4. 死亡保险金的分配程序
  5.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
  6. 交通事故起诉所需材料清单
  7. 一、交通事故律师费收费标准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