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3-08-29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中受害人需要提供误工证明。误工证明的标题应为“误工证明”,用人单位在正文中需简要介绍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证明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一直未能返回单位工作,并且单位在此期间也未向当事人支付工资。最后,单位需加盖公章。
特此证明。
单位
年 月 日
误工费的赔偿金额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误工收入(天/月/年)乘以误工时间。
①关于“误工收入”的确定:
根据受害人的工作情况,误工收入的确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确定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另一种是在无固定收入的情况下,确定其收入以及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
②关于“误工时间”的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的收入。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7、判决宣告
在交通事故中,单位需要提供的证明主要是误工证明。误工证明的撰写并不复杂,但用人单位必须清楚,开具误工证明后将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绝不能协助当事人虚假开具误工证明。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误工,受害人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误工费。在我国,受害者应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交误工证明,误工证明是赔偿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