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2-01
交通事故赔偿系数赔偿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残疾赔偿金 =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 伤残系数 × 赔偿年限。
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进行计算,赔偿年限为二十年。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赔偿年限;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受害人,赔偿年限按五年计算。居民人均收入的确定依据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 伤残级别与残疾赔偿金:伤残级别分为10级,每一级的赔偿系数相差10%。伤残级别越高,残疾赔偿金越高。最高伤残级别为1级,赔偿系数为100%;最低伤残级别为10级,赔偿系数为10%。只有具备伤残级别才能获得残疾赔偿金。
2. 户口与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进行计算。由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因此,城镇户口残疾赔偿金比农村户口残疾赔偿金高出数倍。
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后,在治疗终结后,应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鉴定应在二十日内完成,如需延期,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十日。超过时限的鉴定,需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赔偿系数赔偿金的计算与受害人的伤残等级相关。赔偿金的计算涉及受害人的年龄、赔偿年限和伤残级别等因素。因此,在处理交通事故赔偿时,需根据法律规定的条款来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