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10-20
交通事故赔偿的截止期限并没有具体的限制性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赔偿事宜。然而,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伤害发生之日开始计算,其他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因此,相对而言,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较为短暂。
诉讼时效的计算起点可以是治疗结束、完成伤残鉴定或交警调解失败的时间。
当事人在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害时,根据规定有权要求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若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除非存在特定情形。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的,受伤者或死者的近亲属可以向对方索要赔偿,主要分为三类情形:
1. 受伤未致残的:若因交通事故受伤但尚未达到致残程度,受伤者可以要求赔偿以下七项损失: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必要的营养费。
2. 因伤致残的:若因交通事故致残,除了上述七项费用外,还可以要求赔偿以下六项损失: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康复费、护理费和后续治疗费等。
3. 死亡的:若受害人死亡,赔偿义务人除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相关费用外,还应赔偿以下六项费用: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为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
此外,不论以上哪种情况,受害人或死者的近亲属均可向赔偿义务人要求支付精神抚慰金。若受害人或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可向人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
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报警,并及时救助伤者。随后,交警部门将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人员陈述来确定双方责任比例。根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最终确定交通事故的赔偿金额。若协商不成,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