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8-08
伤残鉴定是指对伤后的伤残程度进行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以及打架斗殴伤残。
一般情况下,司法部门(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会根据医院提供的相关入院记录或委托伤残鉴定机构进行相应的残疾鉴定。在治疗结束、伤情稳定后,可以进行伤残鉴定。
根据鉴定机构的经验判断,头部伤害一般需要等待六个月后进行鉴定,而其他部位的伤害一般需要等待三个月后才能进行鉴定。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在治疗结束后,应由具备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当事人可以自行委托鉴定机构,选择一个相对熟悉且专业的机构进行鉴定。这样做可以加快出具鉴定报告的时间,但鉴定费用一般需要自行承担,并且对方可能要求重新鉴定。
鉴定机构只能通过摇号确定,没有选择权。一般情况下,通过法院委托的鉴定机构会进行严格的鉴定。此外,通过法院委托进行鉴定的时间会比较长,一般需要至少三个月或更长时间。然而,鉴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四款的规定:“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社会上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出具的结论报告仅作为参考或依据,并不能作为最终定案的全部证据。当警方不采信鉴定报告时,当事人可以重新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如果与保险公司的结论相差较大,导致无法进行赔偿,当事人可以诉诸法庭,并由法庭邀请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重新鉴定。
一般鉴定机构不接受个人委托,因此当事人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事务所委托鉴定,也可以在起诉到法院后,双方共同申请法院委托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一方不认可单方委托鉴定结果的情况,因此在诉讼到法院后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