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08
公司设立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发起人为组建公司所必须采取和完成的一系列法律行为,以使公司取得法律资格。公司设立的过程包括发起人的筹备活动和公司获得法律人格的阶段。
在公司发展的初期到现在,各国公司法经历了自由设立主义、特许设立主义、核准设立主义和准则设立主义的演变过程。我国《公司法》采用了准则主义和核准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来规范公司设立行为,特别是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
公司设立无效是指公司在形式上已经完成设立程序,甚至已经取得进行营业所需的所有法律文件,但由于在设立条件或程序上存在实质性缺陷,导致法律上认定该公司应当撤销或视为无效。
公司设立的无效性可以分为广义无效和狭义无效。广义无效包括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绝对无效是指公司的设立行为缺乏实质性要件,导致设立无效。相对无效是指公司设立时存在瑕疵,需要撤销或补正。各国对公司设立的无效性进行了严格限制,以尽量避免无效设立的发生。
公司设立无效制度是指在公司成立后法定期间内,对已经成立的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存在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根本性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诉讼予以处理的措施和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等的商法或公司法中,都有关于设立无效的规定。
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的创立对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法定资本制或折衷授权资本制下,如果股东按照法定资本制或折衷授权资本制原则缴足出资后,出现了设立上的瑕疵或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个人利益受损,公司设立无效制度为股东提供了一种救济方式。只要符合某些法定情形,如章程欠缺、设立章程违法、股东无行为能力或受限制行为能力、公司经营不善等,已缴付出资的股东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公司设立无效,从而进行清算,避免进一步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公司设立和公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司设立是公司成立之前的一些程序。如果对公司设立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