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9-30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对于确定伤残级别至关重要。伤残级别直接关系到伤残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标准,间接影响精神损害抚慰金、误工时间、护理时间和营养费等赔偿项目。因此,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择具备鉴定资质的机构,也就是说,法院能够认可该机构所作出的鉴定结论。
其次,最关键的是在具备鉴定资质的机构中选择对当事人有利的鉴定机构。这需要建立在大量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机构的选取和伤残等级划分案件实践基础上。只有具备丰富经验的律师才能在法律框架内把握好这两点,从而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伤残等级划分如下:
1.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意识消失;
3.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1.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 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 不能工作;
4.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1.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 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 明显职业受限;
4. 社会交往困难。
1.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 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 职业种类受限;
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
2. 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 社会交往贫乏。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降低;
3. 不能胜任原工作;
4. 社会交往狭窄。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 不能从事复杂工作;
4. 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远距离活动受限;
3. 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
4. 社会交往受约束。
1.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 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选择适合的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机构可以节省时间,并且所作出的鉴定结论通常会被认可。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当事人可以要求肇事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