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5-19
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
残疾赔偿金 =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年 × 伤残赔偿系数)
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的数据。对于年龄超过60周岁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计算;对于年龄超过75周岁的受害人,按照五年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旨在补偿伤者的实际损失。对于使用年限可能超过20年的伤者,残疾辅助器具费应根据实际使用器具的单价计算,直至平均寿命达到70周岁。
被扶养人的生活费根据年龄和劳动能力的不同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对于未满18周岁的被扶养人,计算公式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城镇/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 × (18 - 实际年龄) ÷ 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 × 伤残赔偿系数
2. 对于年龄在18-60周岁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被扶养人,计算公式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城镇/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20年 ÷ 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 × 伤残赔偿系数
3. 对于年龄在60-75周岁且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被扶养人,计算公式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城镇/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80 - 实际年龄) ÷ 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 × 伤残赔偿系数
4. 对于年龄超过75周岁且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被扶养人,计算公式为: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城镇/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 5年 ÷ 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 × 伤残赔偿系数
对于有多个被扶养人的情况,赔偿义务承担的年赔偿总额不得超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
护理费赔偿根据护理人员是否有收入来确定:
1.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2. 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人员的人数原则上为一人,但根据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的明确意见,可以确定护理人员的人数。对于未成年人,建议根据年龄、伤情等因素从宽确定护理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如果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20年。
医疗费赔偿金额计算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和其他费用。对于受害人的医疗费是否合理,应以“必须”为标准,即应当以合理支付为必要。判断医疗费是否合理一般可以根据医院和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判断。但如果受害人擅自住院、转院、自购药品,或者超过医疗通知的出院日仍然拒绝出院,这些费用将不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医疗费范畴内。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
误工费赔偿金额 = 误工收入(天/月/年) × 误工时间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造成受害方伤残时,赔偿义务人应根据受害方所在地的实际收入和年龄合理计算赔偿金额。年龄越大,所得到的伤残费用越低。因此,在处理赔偿事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计算,以保障各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