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多久可以做伤残鉴定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04
导读:交通事故后导致了他人伤残的,可以在出院后三个月,伤情较为稳定以后再进行伤残鉴定。同时如果有固定物的,要取出固定物以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同时会根据伤残等级的评定结果来判断应该支付的赔偿金额。
交通事故后何时进行伤残鉴定?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伤残的情况下,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备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一般情况下,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通常是出院后三个月。然而,如果伤情已经稳定,医疗机构建议可以提前进行伤残鉴定。对于存在固定物(如骨折中安装的钢钉)的情况,必须在取出固定物后进行伤残鉴定。
合理把握伤残评定时间的重要性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许多当事人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伤残评定的时间,导致一些伤残鉴定结论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残疾赔偿金是根据交通事故受害人经过现有医疗手段和医疗水平治疗后仍然留下的伤情对工作和生活进行赔偿的法定赔偿项目。
交通事故赔偿费用
交通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赔偿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一次性结算费用。
交通事故赔偿的时效
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伤害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受害人应在治疗终结后的3年内向对方主张赔偿,否则将超过诉讼时效。交通事故导致身体伤害、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对于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的情况,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如下:
- 诉讼时效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只要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应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伤情明显的,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伤情需要治疗的,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伤情当时不能发现的,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起计算,但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
- 对于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情况,诉讼时效为1年。若未经调解,则从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计算;若双方参加调解,则从调解终结之日起计算。若无人身伤害,诉讼时效为2年。
交通事故索赔诉讼时效的确定存在以下五种情况:
- 对于与人身无关的损失,如车辆损失、车载货物损失等,诉讼时效应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两年。
- 对于明显的人身伤害,诉讼时效为一年。
- 对于隐性伤害,如外伤性失语、偏瘫、神经损伤导致肢体肌肉萎缩等,诉讼时效应从隐性伤害被确诊之日或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被鉴定之日起计算一年。
- 对于经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诉讼时效应根据损失性质的不同分别为一年或两年。
- 对于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结案或人民法院审理结案后,受伤人员出现与道路交通事故有关的后遗症的情况,诉讼时效应从后遗症确诊之日或医疗部门、鉴定机构确认后遗症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之日起计算。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则诉讼时效为一年。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限内才能提起诉讼,并要求全责方支付相关费用,如车辆损失、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等。如果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可能会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