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包括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举证法律知识

怎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包括什么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7-02

 
258181
导读:防止二次交通事故的措施:1、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2、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3、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

一、怎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包括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以后想要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1、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

2、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

3、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的位置设置三角警告标志,如随车的三角牌,也可以利用颜色和形状醒目的物品代替,一定要确保后车能够看清楚。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二次交通事故谁的责任大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于主观故意的“二次撞击”现象,单从现场痕迹的方面一般很难认定,除非有现场录像、现场的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据线索。

对于刹车痕迹与行为人是否进行冲撞准备的证据上,一般可以辩护为出于疏忽大意或轻信可以避免的主观过失,所以这类证据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明犯罪的直接证据。

但是,在交通事故中二次撞击现象的成因中,“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属于逻辑学上的矛盾关系,即二者不可同真,不可同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也就是说,当交通事故中出现二次撞击现象的时候,如果不能证明对方的主观故意,则说明对方起码是主观过失。

同时,交通事故中二次撞击是由交通违法或意外的事故引起,如果交通事故行为本身符合交通肇事罪条件的,即使有过失行为引起二次撞击,也是被交通肇事罪吸收,被追究交通肇事罪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如果交通事故行为本身不构成交通肇事,而过失行为又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的,则应当根据过失比例承担民事的侵权责任。如果过失行为造成对方人员重伤或死亡的,应当是可以追究过失方过失致人死亡或过失致人重伤的刑事责任。

在确认存在“二次撞击”后,无法证实第二次撞击的侵权行为方存在主观故意的情况下,根据逻辑学的排他性原理,推定第二次撞击的侵权行为方的行为属于主观过失,应当对第二次撞击的损害结果承担过失责任。

二次交通事故的责任大是根据当事人造成交通事故的过错程度,而不是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交通事故中有交通违法行为不一定要承担事故责任,这要根据违法行为是否是造成事故的原因来确定。交通事故中,如果我方占主要责任,对方无证驾驶也会占次要责任,并且会受到无证驾驶的处罚。

延伸阅读
  1. 民间债务纠纷的处理原则
  2. 夫妻一方债务的执行问题
  3. 罚金的性质及其在刑法中的地位
  4. 法院罚金的执行问题
  5.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车祸精神抚慰金的计算方式
  4.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5.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6.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
  7.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