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还有虚假出资罪吗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1-07
在现代的金融社会大部分商业行为都涉及到资金的流通, 而公司的创立更是如此,国家规定公司创立必须能够出示一定的公司成立资金才能允许成立, 而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虚假出资,那么刑法中还有虚假出资罪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刑法中的虚假出资罪
刑法中确实存在虚假出资罪,但是只有当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时,才构成犯罪。这是划分犯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如果股东或公司发起人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即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等行为,但数额较小且情节后果不严重,不构成犯罪,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或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即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如果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罚金金额为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十。
如果单位犯了上述罪行,将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条,公司发起人或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即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立案追诉:
- 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或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或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 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
- 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无法正常经营;
- 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
- 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
- 利用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
- 其他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