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16
家庭暴力是指以下行为:
身体暴力包括殴打和虐待等行为。
精神暴力是通过言语恐吓来对待受害人。
性暴力是指强行对受害人进行性行为。
家庭暴力是社会强烈谴责的行为,受害者应及时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受经济困难的人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尚未构成犯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受害方在离婚诉讼中可以请求加害方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措施。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同时,实施家庭暴力、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或受到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加害人,有些地方会将其作为不良信息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生范围广泛,与一般违法犯罪案件不同。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家庭暴力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即使在受过高等教育、收入较高的家庭中,仍可能存在家庭暴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