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9-08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股权并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对公司的出资额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可以根据法律进行分割。
公司股权是指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中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包括获得经济利益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权并非单纯的财产性权利,因此不能被视为财产,也不能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然而,该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公司股权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三条,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进行分割。这意味着法律仅规定了一方对公司的出资额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并未规定公司股权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不将公司股权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对于出资额所产生的收益,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第2款的规定,被视为夫妻的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特殊的夫妻共同财产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未上市股票的分割,夫妻在公司、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中的出资的分割,婚前承租公房、房改购产权房、房屋现价争议等问题的处理,以及父母出资购房的认定等。
夫妻共同财产是共同共有关系的典型例子。根据一般原则,共同共有人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能要求分割共有财产,只有在解除夫妻关系后才能进行分割。夫妻双方在共有财产上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和支配权,具体的处理方式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在离婚案件中,处理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问题时,应明确区分款项的取得时间。离婚时只能分割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可以先计算双方婚姻关系期间的住房公积金和补贴总额,然后进行分割。离婚并非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折抵,由一方根据其拥有的公积金和补贴的差额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