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01-10
根据《民法典》规定,订立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欺诈行为是无效的。当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协议时,受欺诈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协议。如果第三方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协议,而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受欺诈方同样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协议。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首先应包含当事人及其婚姻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住址、身份证号、时间、生育子女的时间和数量、离婚原因。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必须明确双方同意离婚的表示。如果双方不同意离婚而只是希望分割财产,该协议将无效。
离婚后,协议应明确未成年子女和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与哪一方共同生活,以及赡养费的支付方式和金额。对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协议还应规定其探视子女的时间和方式等。
协议应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分割方式。
协议应具体规定一方在另一方遇到困难时提供经济帮助的时间和内容。例如,如果一方没有房产权或无法提供住房,协议应明确解决其居住问题的方式。
协议离婚的男女双方必须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
夫妻双方必须自愿离婚。自愿离婚是协议离婚的最重要条件。在自愿离婚的前提下,夫妻可以协商解决离婚后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以和谐解散婚姻。
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因为离婚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重大变更,属于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当双方当事人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时,才能进行离婚登记。
如果存在欺诈行为,订立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将无效。当夫妻双方签署协议分割财产时,应在协议中明确财产范围、分割方式、双方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在办理离婚登记时,可携带该协议书、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