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6-20
自愿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协议离婚则是指夫妻双方在达成协议后解除婚姻关系。协议离婚的具体约束力要根据法院是否受理案件以及最终判决结果来确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如果依据协议离婚办理了离婚登记,当事人不能通过法院起诉离婚,但是可以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
协议离婚视为当事人对自己财产权利的自由处分,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双方都应当接受由此决定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基于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发生纠纷时,应当适用《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定。如果存在法律规定的欺诈、胁迫等特殊情形,当事人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支持。然而,由于婚姻关系涉及身份关系,因此引发的纠纷具有自身特点。
在处理协议离婚纠纷时,不能忽视身份关系,也不能简单地适用其他法律规定。为了考虑这一点,本解释作了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在列举支持当事人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情形时,并没有规定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等内容,这是基于对问题的综合考虑而设计的。
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应当充分协商并签订离婚协议。如果双方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上存在争议,不应签署离婚协议。相反,应在最初阶段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夫妻双方的争议进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