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6-12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妇女在婚后,如果其户籍仍在原集体经济组织,那么在离婚或丧偶后回到原集体经济组织居住的情况下,应当认定其具有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此外,如果农村妇女在离婚或丧偶后与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再婚,但在嫁入的集体经济组织中未分配到承包地或土地补偿费,同样应当认定其具有原夫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
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可以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人民法院会根据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此外,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也应依法予以保护。征地补偿款是对被征地农民因失去耕地的补偿,是其今后生活和主要依靠的来源。因此,将征地补偿款界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并进行分割是不公平的,应该归失去土地的一方所有。
如果认为征地补偿款分配不合理,可以向当地县级政府反映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可以向省级土地管理部门反映。如果仍然无法解决,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向法院寻求解决。起诉的程序与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相同,但需要提供针对性的证据,证明补偿款分配不公平、不合理或不合法。对于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对于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国家在征用土地时,根据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具体的补偿方案由所在省市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在我国的离婚征地补偿程序中,只要夫妻一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征地补偿款是其个人财产,那么在离婚时,该款项就不属于财产分割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一方的主张有异议,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