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隐瞒精神病史离婚要给赔偿吗?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5-17
导读:婚前隐瞒精神病史离婚不要给赔偿,这并不是属于法定的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况。当然了,如果说双方当事人都同意支付离婚合法赔偿的话,人民法院也不会做出过多的干涉的,这属于当事人自主的意思表示。
婚前隐瞒精神病史离婚是否应给予赔偿?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婚前隐瞒精神病史不属于法定的离婚损害赔偿情况。婚前隐瞒病史并不影响财产的分割。根据法律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应平分。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和分割方式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至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该法明确列举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并规定了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分割方式。如果双方在离婚时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应按约定执行。另外,夫妻的特有财产归各自所有。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均等分割。对于有争议的情况,人民法院将根据法律作出判决。
二、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
根据司法实践,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 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 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照顾女方的利益,可以适当多分给女方,或将某些生活特别需要的财产分配给女方。同时,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应列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 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尽量不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对于生产资料的分割,应优先考虑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一方;对于生活资料的分割,应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可分割的物品归一方所有,分得方应按公平原则给予相应补偿。
-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不得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 夫妻一方所拥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或灭失的,另一方无需进行补偿。
总之,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婚前隐瞒精神病史不属于法定过错情形,因此在离婚时不需要给予赔偿。然而,人民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对方要求离婚损害赔偿,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