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精神病离婚对方要钱怎么办?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1-07
导读: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办理离婚手续时对方要钱,另一方可以去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程序办离婚,精神病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不能通过协议的方式办理离婚手续,只能去法院起诉,由法院下达判决书。
精神病离婚案件中的经济赔偿问题
起诉离婚和经济赔偿
如果面临和精神病患者离婚的情况,您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对方应当给予精神病患者一定的经济赔偿。然而,具体赔偿金额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夫妻生活的时间长短、当事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感情是否存在过错等。如果婚前隐瞒了精神病情况,或者婚后精神病未能治愈,或者婚前知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仍然结婚,或者夫妻共同生活期间一方患上精神病且久治不愈,这些情况都可以被视为夫妻感情已经破裂。
经济赔偿的形式
精神病离婚案件中的经济赔偿通常可以分为一次性补偿和定期赔偿两种形式。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当地物价等因素来确定,夫妻双方可以首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由法院作出判决。
对患有精神病的一方的生活安排
离婚后,必须对患有精神病的一方的生活问题做出安排,不能让其自生自灭。例如,精神病患者可以由其父母或有监护人照料,或者在离婚后,仍由另一方提供照料。只有在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照料的情况下,离婚才能进行。
精神病离婚案件的开庭时间
一般情况下的开庭时间
一般情况下,精神病离婚案件在立案后的一个月内就会开庭。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可以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果仍然需要延长审理时间,需要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批准。
诉讼费用的缴纳
离婚诉讼费用应当在原告收到缴费通知后的7日内缴纳。原告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后的7日内缴纳案件受理费。如果是反诉案件,提起反诉的当事人应当在提起反诉后的7日内缴纳案件受理费。
审理时间的延长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可以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果仍然需要延长审理时间,需要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批准。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总之,因精神疾病而离婚的案件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根据具体情况,离婚案件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开庭,并根据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审理时间可能为六个月或三个月。同时,在离婚时,需要对患有精神病的一方做出适当的经济赔偿和生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