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3-01
根据法律规定,男性的法定婚龄为22岁,女性的法定婚龄为20岁。
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允许结婚的最低年龄。这一规定主要考虑了男女双方的发育成熟程度、心智的成熟程度以及女性的生育时机。
如果未达到法定婚龄但仍进行结婚登记,登记机关应当拒绝登记。如果未达法定婚龄的人已经进行了结婚登记,这样的婚姻是无效的。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该婚姻的无效性。如果当事人以一方未达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但在申请时已经达到法定婚龄,则婚姻无效的理由已经消除。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不会支持宣告婚姻无效的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结婚,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
结婚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不允许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施加压力,也不允许任何第三方干涉。如果一方通过胁迫手段强迫对方结婚,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必须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如果一方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可以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撤销婚姻。
男性结婚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后,有权决定自己是否结婚以及何时结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直系血亲包括自己和自己的上下各代亲属,即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
申请结婚的人只能是未婚、丧偶或离婚的人。如果违反了这一原则而结婚,这样的婚姻是无效的,不具备法律效力。
结婚是一种法律行为。申请结婚的双方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结婚登记程序。否则,婚姻关系将不会产生法律后果。无效的婚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则就不具备合法婚姻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