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贷款是否构成诈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借名贷款是否构成诈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2-23

 
246723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借名贷款行为人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符合贷款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关于借名贷款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借名贷款是否构成诈骗

一、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 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借名贷款。

2. 使用欺骗方法:行为人使用欺骗手段,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 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借名贷款数额达到法定的数额较大标准。

二、贷款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1.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4.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三、贷款诈骗罪的主要行为方式

1. 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

2. 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3. 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4. 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

5. 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

借名贷款的责任认定

一、民事上的责任认定

一般情况下,借款合同或借条上的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合同仅对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有效,不对合同外第三人产生效力。

1. 出借人与名义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实际使用人为第三人,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名义借款人为借款合同的相对方,应承担偿还责任。

2. 如果名义借款人向出借人披露了实际使用人的身份(名义借款人负举证责任),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仅为借名义借款人的名义,名义借款人并不实际参与借款关系的履行活动,也不享受借款活动的利益,应认定实际使用人为实际借款人,由实际使用人承担偿还责任。

二、刑事上的责任认定

如果名义借款人明知实际使用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并符合前述第四项行为方式的情形或客观事实,仍然帮助其借款,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以上是关于借名贷款是否构成诈骗的解析,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如需法律咨询,请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如何认定股份转让诈骗罪
  2. 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罪
  3. 贷款诈骗罪的金额标准
  4. 合同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之间的区别
  5. 如何认定高利贷诈骗罪行为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质押担保合同
  2. 担保保证合同
  3. 如何注册融资担保公司
  4. 担保合同有怎样的特征呢
  5. 民法典关于担保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6.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7.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