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3-16
行政拘留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个人进行的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而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由于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因此不适用于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被处罚人如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措施:
根据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然而,由于缺乏对具体期限的明确规定,检察院和法院在各自环节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时,会重新计算取保候审期限,因此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最长可能达到36个月。考虑到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的期限一般不超过4个半月,确定12个月取保候审期限明显过长。
取保候审期限过长不利于公安机关提高办案效率,容易导致候而不审的现象,并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此外,长时间不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经常发生,导致他们误以为案件已结而离开居住地。
以上是关于行政案件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的相关知识。行政案件不适用于取保候审,因为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