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应当撤销交通肇事缓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哪些情形应当撤销交通肇事缓刑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2-10-14

 
232487
若犯罪分子被人民法院宣告缓刑,发生以下情形的,则应当撤销缓刑,对其执行判处的刑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的。关于哪些情形应当撤销交通肇事缓刑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哪些情形应当撤销交通肇事缓刑

1. 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有未判决罪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若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未判决的罪行,应当撤销缓刑,并对新犯的罪行或新发现的罪行作出判决。根据法律规定,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条文执行。

2. 违反缓刑管理规定或法院判决禁止令的情形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并且情节严重,应当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依据

本文所述情形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肇事逃逸又自首属于逃逸吗

1.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构成条件

只要机动车驾驶员在主观上为了逃避事故责任故意离开事故现场,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自首不影响该罪的成立,只能说明犯罪嫌疑人具有悔过情节,法院在审判时可以酌情减免一定的处罚。

2.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导致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和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和逃脱责任。

3.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

根据实践经验,以下情形可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 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3) 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4) 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

(5) 行为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6) 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

延伸阅读
  1. 涉黑判刑能否缓刑
  2.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3. 犯罪判刑后出狱是否还有劳保?
  4. 危险驾驶罪上诉状范文
  5. 拘役刑期是否可抵用缓刑期限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2. 刑事案件的撤销理由及适用条件
  3.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是否可以考驾照
  4.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5.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6.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7.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