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2-06
一、离婚方式
1、根据法律规定,丈夫患有精神病的情况下,妻子可以提起离婚诉讼,但不能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2、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婚姻登记机关对于这类人的离婚申请是不予受理的。
二、法律依据
1、《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未达成离婚协议、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离婚申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时应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则应准予离婚。
一、经济帮助
1、在离婚时,另一方应给予精神病人一次性的经济帮助。
2、离婚是基于合法有效婚姻产生的夫妻关系的解除,夫妻间的忠贞和扶助义务也随之消失。因此,在精神病人的离婚诉讼中,关于离婚后的生活和居住问题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3、精神病人被确认为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均符合法律规定的一方生活困难的情形。在离婚时,对方应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帮助款项或一定的财产,以保障精神病人在离婚后的正常生活,维护社会秩序。
二、经济帮助的具体方式
1、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2、具体办法可以由双方协议,如果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给付经济帮助款项或财产时,应考虑当事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准。如果给付人在经济上确有困难,可以采取分期偿付的方式。给付的财产可以是财产的使用权或所有权。
3、具体的原则应遵循法律规定,对于法律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标准,可以根据生活困难的程度大小、个案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灵活处理。总之,目的是为了切实保护精神病人在离婚诉讼中的各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