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10-26
1、离婚前,父母都享有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权利,并共同承担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因此,离婚前的父母都有权利探望儿女。
2、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1、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因离婚而消失。无论子女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他们仍然是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仍然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2、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有权利探望子女,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利不仅可以满足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情感需求,及时、充分地了解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还可以增加子女与非直接抚养方的沟通和交流,减轻子女对家庭破裂的感受,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探望权利的行使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如果协议无法达成,则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在确定探望时间和方式的问题上,法律规定了父母协议和法院判决两种方式,并明确了协议优先原则。
4、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父母是因感情破裂而离婚,双方在协商时可能会过于考虑自身利益,故意提出不合理的时间和方式,导致协议难以达成。因此,如果探望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确定探望的时间和方式,法院应受理其请求,并依法作出判决。
5、一般来说,探望子女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看望性探视,这种方式时间短暂且灵活,但不利于探望人与子女之间的深入交流;第二种是逗留性探视,这种方式探视时间较长,可在双方约定或法院判定的探视时间内,由探望人接走子女并按时送回,有利于探望人与子女的深入了解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