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2-06-01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三十年。
耕地包括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和旱地等。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8.4亿亩,人均1.4亩。目前,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约97%。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承包期限一般较短。然而,过短的承包期限难以调动承包人增加投入和合理开发土地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导致短期行为和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因此,为了保障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积极意义,耕地的承包期限被规定为30年。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草地的承包期限为30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限为30至70年。
草地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其中草原是草地的主体。自1984年起,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草原承包工作,一些地方对草地实行50年的承包期限。
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以及迹地和苗圃等。在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之前,林地的承包期限一般确定为30至50年。
对于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我国法律的规定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承包期限为30年。国家政策曾原则性要求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不变,而营造林地和“四荒”地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限可以更长。农村土地承包法针对草地和林地承包的特殊性,明确规定草地的承包期限为30至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