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该如何计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股份有限公司法律知识

应纳税所得额该如何计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4-28

 
222174

应纳税所得额应该这样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其每年的收入总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各项法定扣除后的金额;而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每年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等。

一、应纳税所得额该如何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应该这样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其每年的收入总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各项法定扣除后的金额;而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每年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不予扣除应纳税额的项目有哪些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项目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1、资本性支出;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

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5、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有赔偿的部分;

6、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金融保险企业1.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的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扣除。

7、各种赞助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延伸阅读
  1.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条件
  2. 专利申请复审费可以减免吗
  3. 专利驳回复审可以费用减缓吗
  4. 私募基金退出税收问题怎么解决
  5. 如何计算工资交税

公司类型热门知识

  1. 股东协议
  2. 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的区别
  3.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4. 股东是否有资格担任监事
  5. 有限公司可以个人独资吗
  6. 遇到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处理
  7. 我国哪些是个人独资企业
公司类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