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5-05
根据相关解释规定,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时,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具体的赔偿数额应根据侵权人的行为、目的、行为后果、获利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精神损害赔偿具有以下特征:
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只能由受害人行使,一般不可转让或继承。由于精神损害赔偿常依附于特定受害人的特定权利,只有在其特定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并达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原权利具有专属性的前提下,救济权利也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赔偿标准可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其次,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时,应考虑人身权益、财产权与精神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再次,根据加害行为与受害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来判断主观要件。最后,侵权行为发生的地点、场合、时间、手段等也应作为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