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股东资格纠纷案件怎样管辖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权利法律知识

确认股东资格纠纷案件怎样管辖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04-06

 
217293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产生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由公司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关于确认股东资格纠纷案件怎样管辖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确认股东资格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

1. 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的管辖

当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事项引发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由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股东资格的确认方法

股东资格的确认必须具备一系列形式和实质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条件往往并不完全满足。因此,如何通过不完整的证据来判断股东资格成为司法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出现股东出资、公司章程记载、股东名册记载与工商登记的股东不一致的情况时,可以按照以下原则来认定股东资格:

(1) 优先适用形式化证据

当实质性证据与形式化证据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使用形式化证据来确认股东的资格。实质性证据不具备形式化证据的特征和证明功能,仅仅证明某个主体有出资行为,并不意味着该主体自动取得股东资格。因此,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实质性证据才能作为认定股东资格的证据。例如,当实际出资者与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不一致时,应坚持以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记载为准来确认股东资格。

(2) 公司章程优先适用原则

在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或股份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内部关系中,即不存在第三人的情况下,工商登记仅具有对外公示和证权的功能,应以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的记载作为确认股东资格的依据。如果公司章程记载与股东名册记载的内容发生冲突,原则上应坚持公司章程优先适用的原则处理。这是因为公司章程是社团的自治性宪章,而股东名册只是根据公司章程确认股东资格的一种记录,是由公司章程派生而来的。

(3) 工商登记作为对抗第三人的主要证据

在对外关系中,工商登记是对抗第三人最主要的证据。公司设立时,所有股东必须共同签署公司章程并进行工商登记,工商登记中记载有股东名称或姓名的人可以对抗公司、其他股东和第三人,主张其具有股东资格。同样,善意的第三人可以完全依据工商登记来确认出资人或受让人的股东资格,而不考虑其他形式条件或实质条件。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从而保护交易的安全。

延伸阅读
  1. 案件基本信息
  2. 法院审理旅游纠纷案件的程序是怎样的
  3. 大股东损害公司利益 小股东提起代表诉讼
  4. 公司法修订后 国内最大标的股东代表诉讼案
  5. 醉驾判了拘役怎么上诉

股东热门知识

  1.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2. 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
  3. 认缴制下抽逃出资罪
  4.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5. 股东出资不到位一般要承担哪些责任
  6. 股东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的区别
  7. 股东代表诉讼权的含义是什么,法律上如何认定
股东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