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误工费赔偿标准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法律知识

职工误工费赔偿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3-11

 
211829
依据《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的规定,造成误工的,误工费标准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其中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收入则由受伤职工提供证据证明。关于职工误工费赔偿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职工误工费赔偿标准

1. 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的确定

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职工误工费的标准是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的。

(1) 误工时间的确定: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是确定误工时间的依据。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而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2) 收入状况的确定:如果受害人有固定收入,误工费将根据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计算。如果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将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来计算。如果受害人无法提供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证明,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

2. 法律依据

以上职工误工费赔偿标准的依据是《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二、陪护人员的交通事故误工费主张

一般情况下,陪护人员可以主张交通事故误工费,并且根据以下标准来确定:

1. 有固定收入的陪护人员

如果陪护人员有固定收入,误工费将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计算。例如,如果陪护人员一个月的收入是3000元,那么在陪护一个月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对方赔偿3000元的误工费。

2. 没有收入的陪护人员

如果陪护人员没有收入,应当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来计算误工费。

此外,陪护人员在主张误工费时需遵守以下限制:

(1) 陪护期限

根据规定,陪护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为止。如果受害人因残疾无法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陪护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2) 护理人数

在实际情况中,护理人数应根据伤者伤情的轻重来确定。如果受害者住院后需要卧床休息,但部分生活能力仍可自理,按照规定,原则上只需要一名护理人员。但如果受害者住院后完全无法自理,甚至伤情危重,需要陪护人员协助搬移、检查和手术等,那么受害者有权主张两名护理人员的护理费用。

延伸阅读
  1. 松滋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及争议处理
  2. 眼睛工伤鉴定的真实性及相关法律问题
  3. 误工费的赔偿期限标准
  4. 法医鉴定轻伤赔偿标准
  5. 2020江苏省宿迁市国家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车祸精神抚慰金的计算方式
  4.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5.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6. 交通事故受伤住院多长时间能否提起诉讼
  7.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