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3-0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孕妇在即将分娩前,男方不能提出离婚申请,但女方可以提起离婚。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协议离婚需要双方签订离婚协议,并在协议中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以及抚养费等问题进行协商。
我国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
如果在怀孕期间,女方提出离婚申请,或者因女方与他人通奸导致怀孕,男方提出离婚申请,双方可以通过相互协商的方式,在双方自愿离婚且对财产分割无异议的情况下,进行离婚登记手续,实现怀孕期间的离婚目的。以下是怀孕期间离婚的程序:
双方必须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协议离婚,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请时,各方应携带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明、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离婚协议书、结婚证等材料,以便登记管理机关核实当事人身份并确定管辖权。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受理离婚登记申请后,应在一个月内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协议的内容,特别注意双方当事人对离婚的真实意愿表示,以及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的生活困难帮助、财产分割和债务处理等事项是否合适。
经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后,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应予登记并发放离婚证,注销结婚证;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以书面形式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夫妻关系从当事人领取离婚证时起解除。如果离婚的一方不按照离婚协议履行应尽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申请离婚的一方故意虚假申报、欺骗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以获取离婚登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撤销离婚登记,并宣布其解除婚姻关系无效,收回离婚证,并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符合离婚条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