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2-07
家庭暴力的发生不论是经常发生还是偶发性的,都属于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对实施侵害行为的行为,都构成家庭暴力。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根据该法,家庭暴力的发生不受频率的限制。
根据该法,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单位和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也有权利及时劝阻。
家庭暴力属于民事案件,因此取证主要由个人进行。但如果造成轻伤,则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此时需要警察进行取证。
在家庭暴力发生时,可能会有其他人目睹到,如小区的保安、父母、朋友、保姆或邻居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家庭暴力的发生,可以尽早与他们进行沟通,或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的方式向证人进行取证。
如果家庭暴力发生后曾经报过警,警方会有出警记录。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
受害人应当到医院进行治疗,公安机关会出具法医鉴定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受害人需要保留医院的诊断证明、医药费收据以及病例等相关书证。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相关书证也应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