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2-01-25
1、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在高利贷中,超出法定利率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债务人有权拒绝偿还。然而,如果高利贷涉及诈骗行为,则可能构成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罪名。
2、法律依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二十五条
高利贷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并非违法行为。
法律规定:合法的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该标准即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换言之,如果放高利贷而借款人未能及时偿还,即使将案件告至法院,法院也只能判决借款人偿还利息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而高利贷的利息显然超过了这一限制,因此超出部分被视为无效。
放高利贷的后果:
1、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该标准的行为将被界定为高利贷。
2、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不仅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将受到严厉打击,可见其违法性。
3、刑法中并未设立关于高利贷的罪名,但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了刑法,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