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1-12-24
承诺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犯罪,因此仅仅作出承诺的行为不会构成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被视为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根据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
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向要约人作出。如果要约是向多个特定人作出的,那么这些特定人都可以成为承诺人。然而,第三人不是受要约人,不能接受承诺。第三人作出的“承诺”将被视为向要约人发出的要约。
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有效期限即要约中规定的期限。如果要约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人应立即作出承诺;如果要约是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人应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对于合理的期限,请考生进行了解和掌握。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承诺必须是无条件的,不能限制、扩张或变更要约的内容。否则,不构成承诺,应视为对原要约的拒绝并作出一项新的要约,称为反要约。
承诺必须明确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要求承诺必须清楚明确,不能含糊不清。
承诺可以采取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作出。然而,如果要约规定承诺必须以特定方式作出,否则承诺无效,那么承诺的方式就成为承诺生效的特殊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