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签合同一定要约定履行期限吗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1-12-26
为了更加明确地规范当事人的履行期限及还款期限等内容,约定合同履行期限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合同期限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进行约定。关于民法典中签合同约定履行期限吗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民法典中签合同一定要约定履行期限吗
签订合同时,约定履行期限是必要的,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 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 标的;
- 数量;
- 质量;
- 价款或者报酬;
-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 违约责任;
- 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怎么办
根据民法典规定,如果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以下规定:
- 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 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 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 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 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 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