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1-12-25
1. 离婚协议无法处置婚前财产
离婚协议不得将婚前财产进行处分。由于婚前财产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只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因此无法通过协议处置婚前财产。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同时,对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1. 男女平等原则
根据《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遵循男女平等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以及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2. 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应考虑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这意味着在财产份额上可以适当地给予女方更多份额,或者在财产种类上将某些特别需要的财产分配给女方。由于妇女在离婚后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上可能较男性要弱,因此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同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也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得列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3. 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应确保不损害财产的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对于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应尽可能分给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一方;对于共同财产中的生活资料,要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发挥物的使用价值。不可分割的财产归一方所有,分得方应按照公平原则,根据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4.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将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也不得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5. 消耗、毁损、灭失的财产不予补偿
如果离婚时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或灭失,另一方无需进行补偿。